从参赛名单确认,到分组名单出炉,再到赛程安排公布,每个话题都是热搜常驻的节奏。
翘首已久的各路球迷,早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,某社交平台上与#世界杯#相关的线千多万讨论,阅读量高达300多亿。
各大购物平台上,从看球必备的碳酸饮料,到明星球员同款战袍,纷纷打上“喜迎世界杯”的宣传语,像是在催促球迷们做足囤货准备。
往届的世界杯都是在夏天举办,球迷们为球痴狂的劲头,远比三十多度的高温还要火热。
一口气定上十几个闹钟,只为见证本命球队的胜利时刻,这样的忠实粉丝绝不在少数。
隔壁昏昏欲睡的同事,不一定是经历了整晚失眠的折磨,也可能是个熬夜应援的铁杆球迷。
越到夜晚越兴奋的球迷们,还会提前储备好豪华夜宵。花生毛豆冰啤酒,几乎是深夜看球的标配。
要是自己支持的队伍获胜,大可以理直气壮地再来一份深夜烧烤,毕竟,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为他们加油助威嘛。
世界杯的火热之处还在于,它不单单是小部分球迷的狂欢,而是一种渗透到空气之中的氛围感,说是“全民看球”也不为过。
大街小巷飞扬的旗帜,餐馆里传来的欢呼声和唏嘘声,这是专属于世界杯独有的气场。
看台上汹涌的人浪,魔性的助威神器“呜呜祖拉”,裁判此起彼伏的哨声,加上动感的背景音乐,足以让每一个观众体验身临其境般的震撼。
一记精彩的进球,瞬间就能点燃所有人的激情,甚至会和身边的陌生人相拥喝彩。
对于许多人来说,世界杯不仅是一项普通的体育赛事,更是承载了青春与记忆的独特标识。
如果有谁能拆出闪闪发光的“银卡”,立马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同学们口中的王者。
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夏奇拉的那首《Waka Waka》恍如昨日,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已经如期而至。
四年一度的世界杯,仿佛一种特殊的纪年法,将关于绿茵场的回忆以一串四位数字的方式,铭刻在每一个球迷心中。
深夜自嗨式的世界杯之旅固然有趣,但和不同的人一起看球,还会收获完全不同的观赛体验。
同是多年球迷,可以在中场休息的间隙探讨双方的排兵布阵,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一些只有足球行家才懂的梗。
即使各自的本命球队在场上两军对垒,依然可以愉快地“同台竞技”,为自己的主队放声呐喊。
尤其是在大学的男生宿舍,一次大比分的惊天逆转,整栋楼都会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。
骨灰级的球迷兄弟还会穿上各自主队的球衣,在脸颊画上支持球队的国旗,氛围感直接拉满。
当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荼时,公司茶水间频繁被cue的热门话题中也绝对有它的身影。
和同事每天见面的第一句,不是“昨天数据怎么样?”,而是“昨晚比赛看了没?”
下班前十分钟收到老板的工作安排,默默敲下一行“婉拒了哈”,然后迅速提包跑路,为晚上的“战斗”养精蓄锐。
平日里文静内向的程序员妹妹,也会被观赛氛围感染,奋力加油的声音直接盖过解说。
在屏幕上出现演技精湛的假动作时,立马化身小百科,向她解释对应的规则和术语。
也有可能一场比赛下来,女朋友只记得球衣上的号码,却已经忘记穿着它的球员姓甚名谁。
但相信她绝对不会忘记那个弧线完美的点球,配上得分后整支队伍的振臂高呼,绝对可以瞬间圈粉。
不过,也有可能在一番口干舌燥的讲解后,她默默地来上一句:“最帅的在哪个队,我就支持哪个队。”
众多老将即将迎来谢幕之战:与大力神杯擦肩而过的梅西,以一己之力拯救葡萄牙的C罗,谱写“克罗地亚狂想曲”的莫德里奇……
这届世界杯因此被网友称为“诸神黄昏”,虽然注定充满了离别的伤感,但也让人期待值拉满。
除此之外,从各国家队公布的26人大名单可以看出,本届世界杯不乏因伤缺席的选手,让人更珍惜顺利参赛的球员们在比赛中的表现。
对于那些即将如期出征的选手而言,面对史上第一届冬季世界杯,他们能否呈现出最佳状态,也令球迷们格外关注。
从已经公布的赛程表来看,这届世界杯的时间安排对中国球迷可以说是相当友好。
每天的第一场比赛从下午6点就开始打响,这意味着中国球迷们在下班回家后,就能赶上心心念念的足球盛宴。
不过,即使是可以踩点下班,通勤的距离对于资深球迷来说,那也是相当难熬的。
毕竟他们对足球的热爱,几乎到了恨不得一边马不停蹄挤地铁,一边实时追踪比赛动态的程度。